专访「95后」职业滑手王玓:想把年轻的时间多交给滑板 | PTOMD

滨江滑板公园中的滑手们

王玓告诉我,自己大抵是十一二岁的年龄开始滑板,出现在这则视频中的郑王彧瑞、吴佳齐,亦是一字出头的年纪。视频中出现的受访者们都是在滨江滑板公园随机找到的滑手,每个人的水平或许不同,滑板时间也长短不一,每个人背后也有着属于各自的故事,但是将所有人聚集在一起的原因却很简单,因为他们怀揣着对于滑板相同的热爱。

「滑板能一下子带给你很多朋友」

2015 年,20 岁的王玓在上海龙美术馆做 KickFilp

图片:ZHENGYI.PHOTOGRAPHY

七月末,褪去雨季的上海对于常年生活在北方的我来说并不是很友善,湿热的空气能够让你刚换上的新 T-Shirt 几分钟后便紧贴在每一寸皮肤上。在与王玓约好采访时间之前,我被告知最好将采访安排在晚上,因为白天他都在滑板。傍晚,我在王玓家附近的餐厅中见到了他。王玓脚上的 Grateful Dead x Nike SB Dunk Low 「Bear Green」,与身上橙色的 Dizzle Apparel Logo T-Shirt 形成了巧妙的呼应。王玓与我年纪相仿,甚至还要小上半年,但是今年已经是他因为滑板来到上海的第八个年头。

十几岁时从家乡济南坐火车到苏州参加滑板比赛时「意外」中赢下的冠军奖金,开启了王玓在上海的滑板生涯。「当时参加比赛的不少朋友都要来上海玩,跟着朋友来到上海后,才发现这里太适合滑板,以及自己的性格和生活习惯。」王玓接着说,「作为一名滑手,想要生活在上海,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是每一个滑手都能留在上海。」靠着最初赢下的奖金和朋友的帮助,经历过一段「Ghetto Life」后的王玓,因为滑板,决定留在上海。

王玓与自己的「小友」郑王彧瑞(Alex)

今年 10 月才满 25 岁的王玓,已经有了近 14 年的滑板经历,来到上海之前,王玓是济南滑手中小有名气的一位新生代成员。刚刚开始滑板生涯的王玓在父亲的支持下去到北京,第一次见识到国外职业滑手比赛的王玓心中满是对家人支持的感激,回到家的王玓也开始参加山东本地的比赛,「父亲带着我从家驱车五六个小时去到日照比赛,第一次来上海也是父亲带我来,后来才敢只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城市。」青年组的比赛第一的名次让王玓开始在家乡的滑板社群中变得小有名气。有了比赛的经历再来大城市,会让人多少有些底气。「滑板能一下带给你很多朋友,你只要有一块滑板,就能与一群人一起滑板,成为朋友。」

「在上海起步,更需要坚定的信念」

诚如前文所讲,滑板这项运动中在国内的发展,本就是因为上海这座城市才开始变得普及,而上海亦是中国最早形成滑板文化的城市之一。对于在上海滑板这件事,王玓告诉我,在一切「天时地利人和」的背景下,其实还要加上「但是」二字。「上海更加适合已经滑得不错的滑手来发展自己,对于想要把滑板发展成自己事业的滑手,这里是很好的选择。因为在上海生活,或者说生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与此同时,上海能『玩』的地方太多,准确地说,是让你不玩滑板的地方太多。所以在上海起步,更需要坚定的信念。但是上海以外的滑手们完全可以来这里感受这座城市的滑板氛围。『巨长富(巨鹿路、长乐路、富民路)』的每一个夜晚,都发生着有意思的事情。」

在上海滑板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每天滑完板,就可以与一帮朋友一起在路边喝喝啤酒,然后回家,第二天醒来再重复这种『Chill』的状态。

上海滨江沿岸,是王玓与朋友们最喜欢的滑板场地。其实无论在哪里滑板,「保安」都是一个令滑手尴尬的问题,「上海其实有很多不错的地形,但是会有比较严格的管制,滑手需要不断为自己创造机会。而滨江就不会有这些问题,滑到几点都没问题,唯一比较搞笑的限制是,那里不能『半裸滑板』。」

「先滑好板,别的东西会来找上你」

王玓的 360 Flip

图片:wangchenwei

从青年组崭露头角的年轻滑手,到如今成为圈内小有名气的职业滑板人,再到与 Nike SB 签约、成立自己的滑板品牌 Dizzle Apparel,在上海的 8 年,滑板让王玓的生活轨迹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对此,王玓回忆起自己滑板的初衷,这一切都是他所不曾料想的,其中也包括成为职业滑手,「单纯是因为觉得滑板真的好玩,所以才会坚持做这件事,更没想过靠滑板生活。即便是来了上海,我也是本着精进自己水平这样纯粹的目的滑板。赞助、签约、广告都是滑板顺其自然地带给我的东西。」他补充道,「先滑好板,别的东西会来找上你,而不是你去找赞助,是赞助商找你。」

当店铺看到最草根的滑手的成绩后,会来支持你,反过来,这些人成为有影响力的滑手后,也会推广这些当地滑板店铺,互相支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王玓的第一份赞助,来自于当地的滑板店铺的支持,已然成为职业滑手的王玓,顺便向我普及了滑手拿到赞助的常规过程:「最开始是当地的滑板店铺,再到小滑板公司,通过比赛有了成绩和机会认识更多的人后,你会开始接触大的滑板品牌,再往后,你可能会得到往自己喜欢的滑板品牌『跳槽』的机会,但是如何处理前后公司的关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王玓的话再一次让我想起了 Prodigy 在《Shook Ones Pt II》中唱道的那句「I'm only nineteen but my mind is old.」。

「不会把滑板当成工作」的职业滑手

是滑板,也是生活

采访当天,上海迎来了一场今年罕见的大规模雷雨,直到午后,太阳才开始赶走密布的乌云和雷声。「今天天刚晴,我就出门滑板了,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我不会把滑板当成工作,这是我的生活。」而这样的习惯,也是从最开始接触滑板时就已经养成,「在我还在老家滑板时,我们每天都会非常刻苦地滑板,公交车只运营到晚上十点,我们会在周末滑到十一二点甚至更晚,然后再滑回家。」

对我来说,以职业滑手的方式,影响更年轻的滑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对于当下有打算将滑板变成一份事业年轻滑手,王玓则认为「职业」二字不应该成为滑板路上的羁绊,「最终职业与否,会有人来告诉你。」大到「职业滑手养成方式」、为人处世,细节到如何将动作做得更酷,再到穿着打扮,王玓对于身边年轻的滑板人的影响与建议,都源自于其上一代滑手在当年对自己影响,「他们教会我滑板是一个大家庭,滑板人也是非常团结的社群。过去最直观的影响,大概就是我们会在经济上帮助稍微困难些的滑手,现在我同样会给别人施以援手,这就是滑板人的传承。」

「在创造风格的还是滑板人」

图片:@王玓WD

2019 年,由王珞丹、王一博、程潇担任领队,一众国内滑板资深人士担当节目顾问的滑板综艺节目《极限青春》上线,王玓亦作为中国顶尖级别的滑手出现在了这档栏目中,「主流平台对于滑板的曝光,总是会有积极作用的,小时候滑板时,会因为做不出动作或摔跤被人当做笑话,现在大众至少会开始用『酷』来形容滑手们,滑手的形象由此会得到提升,人们不再会认为滑板是一群『脏乱差』的小孩在街头的活动。」

滑板「主流化」的另外一个体现,则被映射在服装和球鞋上,当下一身滑手打扮的「潮流人士」,少有能够做出一个 Ollie 的选手,而不少时尚品牌、潮流品牌亦在大肆「挪用」滑板文化以借助这一「风口」捞到一笔快钱,不少滑板人都曾对此表达过自己的忧虑,而在王玓眼中,这并不是什么问题,「在我看来这些人只是在追滑板人的风格罢了,从一开始到现在,虽然我们只会穿很本质的滑板品牌,但是真正在创造风格的还是滑板人。」至于那些以滑板元素「捞钱」的品牌,王玓的态度也直截了当:「不支持,因为他们没有将从滑板中获得的利益再投入滑板。滑板人很看重这一点的。『潮流』的人追的是『潮流』,而我们只选自己喜欢的。」

「推广别人的品牌,不如做自己的东西」

Dizzle Apparel 2020 SS LookBook

图片:Dizzle Apparel

2017 年,王玓推出了自己的滑板品牌——Dizzle Apparel,对于滑手们来说,无论是设计、质量还是价格,Dizzle Apparel 的表现对于滑手们来说都是相当友好的,王玓告诉我基本上所有的服饰都是以滑手为出发点,所以消费的主力也都是滑手,偶尔会有一些「出圈」的产品。「Dizzle Apparel 的成立有两方面的原因,从生活层面考量,单纯在上海靠滑板为生是不容易的。在自己做品牌之前,我做过滑板品牌产品的代购,当时就会发现滑板相关的产品很受欢迎,在做了近七年后,我开始觉得与其推广别人的品牌,不如做自己的东西。在积累的过程中,我觉得是时候来做一个自己的滑板品牌了,我想借助 Dizzle 来呈现出中国滑板人的穿搭美学。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我早该放弃代购(笑)。」

关于 Dizzle,其实我是有一个心结的,我为自己设下了一个标准,在滑板超过 10 年以后,再来做品牌,不然我会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资历。

Lookbook 中王玓也亲自上阵担当模特

图片:Dizzle Apparel

「Lit.」

《Lit.》拍摄花絮

图片:@王玓WD

2017 年对于王玓来说,是收货颇丰的一年,除了自己品牌创始人的新身份外,他还正式成为了 Nike SB 的签约滑手,并在春季时推出了名为《Lit.》的滑板视频。最初,并没有滑板鞋赞助的王玓在时任北京 FLY 店铺店长的引荐下,认识了 Johnny Tang,也开始收到 Nike 赞助的球鞋。而正式成为 Nike SB 签约滑手,滑板视频《Lit.》则是一个转折点,「Johnny 为我争取到了签约的机会,并要求我拍一部《Lit.》这样的滑板视频,作为某种程度上的『声明』。这也是 Johnny 一直在鼓励国内的滑手在做的事情,在滑板的同时,要留下自己的作品。」打开 Thrasher、Transworld、Jenkem 这样的滑板媒体网站亦或是社交媒体,每天都会有滑板视频更新,「但是国内的滑手在这方面却有些欠缺。我们想要通过《Lit.》,在这方面对国内的滑手产生一些影响,对于想走职业路线的滑手来说,留下作品对整个生涯都是有帮助的。」

记录上海滑板群像的《沤着》,也收录了王玓滑板的影像

图片:@王玓WD

《Lit.》不仅仅是王玓滑板生涯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在视频发布后,也迅速在国内的滑手圈中引发了很大的讨论。而谈及拍摄《Lit.》背后的故事,王玓又向我科普了「滑板视频制作标准化流程」:视频中的一个滑板动作,大概只有三四秒钟,而一个总长度三四分钟的滑板视频,又要收录数百个动作,而每个动作背后,又是无数次尝试,在数不清的失败和跌倒之后,才能够呈现出一部较为完整的滑板视频。「一天其实拍不了几个动作,也不是每一天都能够进行拍摄,能够有一个摄影师为我掌镜拍摄又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在这里我也要感谢刘毛毛。很多滑手没有摄影师来拍摄这样的内容,这也是国内滑板文化较为薄弱的部分。」

《Lit.》拍摄的幕后故事:王玓在西藏南路飞跃十层台阶

图片:Johnny Tang

《Lit.》的拍摄为期四个月,除了天气影响没有休息,这部定于当年农历大年初一首发的滑板视频,让王玓在春节回山东老家的前一天还在赶着拍摄。片子接近收尾的阶段,王玓需要一些更大的地形和场景让视频更加完整,于是便找到了一个十层台阶的地形。拍摄当天刮着大风,即便是在上海也达到了最高气温零上四度的恶劣环境,「从来没有人滑过这个地形,为了不辜负摄影师和团队,在极大的压力下,我下定决心从十层台阶上往下跳。」十层台阶的地形,每一次尝试失败都意味着要摔倒,「21 次成功,摔了 20 次,每一次不成功的素材,现在都还存在我的硬盘里,激励着我。」

「提前拿到滑板鞋,是一种荣誉」

「每一双都会上脚」

图片:@王玓WD

王玓的滑板频率,每 7 到 10 天,就会穿坏一双滑板鞋,滑板也是以一个月 3 块的频率更换。得到 Nike SB 的签约,意味着他不再会因为这样大的消耗发愁,另一方面,在 Nike SB Dunk 备受瞩目的当下,他也常常能够在发售之前拿到这些球鞋。「对我来说每双鞋我都会穿,提前拿到滑板鞋,则是一种荣誉,这是品牌对我的认可,也是我通过努力而得来的。」

我不会因为这双鞋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而骄傲,它们更多的意味着一种鼓励。

滑手换下的旧鞋,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磨损

自己修鞋,大约是每个滑板人必备的一项技巧,对于已经得到赞助的王玓,滑『坏』的鞋子则是以另外一种方式重生:「我们定义滑『坏』的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没办法再穿着,只是不能够满足自己现阶段的需求。有时候我们会拿来送给一些正在努力滑板的朋友,他们拿到后再自行修补,有的鞋子还能再穿好几个月,这些都是我们亲眼目睹过的。 一双SB Dunk 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他们会去买来滑板的鞋子,而借助这种方式,这些滑板鞋『重生』了。」

Nike SB Nyjah Free 2 与 Nike SB Bruin React

已于 7 月 29 日陆续通过 Nike APP、Nike 官网及指定零售店发售

在文章开头的滑板视频中,王玓试穿了全新配色的 Nike SB Nyjah Free 2 以及将 React 科技体现在滑板鞋中的 Nike SB Bruin React,从滑板人的角度,王玓都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Nyjah 比初代进步了很多,不仅鞋型与双脚更加契合,全新的鞋舌设计也完全避免了鞋舌在滑板时跑偏的情况,无论是性能还是外观搭配属性,Nyjah Free 2 都是一双不错的鞋子;Bruin React 是我最近最喜欢的鞋子之一,目前我已经穿坏了两双,我穿着这双鞋做了所有我会的动作,鞋底的缓震真的非常到位。」

王玓近期最爱的 Nike SB Bruin React

无论是以上提到的这两双滑板鞋,还是 Nike SB 此番制作的这一支视频内容,其实都在体现着 Nike SB 一直强调的为滑板人和文化本身为出发点输出切实的产品和积极的影响的宗旨。「Nike 其实一直都顾及到了不同需求的群体,限量稀缺的 SB Dunk 或许在经济成本的考量上真的不适合滑手,但是 Nike SB 专门为滑手们打造了 Orange Label,这就是一个便宜实惠的渠道,每个人都能够买到,在体验 SB Dunk 脚感的同时,并不会有很大的经济负担,可以说是一种『福利』了。」

2018 年,王玓出镜 FLY x Nike SB Lookbook

采访最后,王玓透露自己全新个人视频的制作已经接近了尾声,此番的视频将以自己品牌的形式发布。因为 Dizzle ,王玓也同时成为了被赞助的滑手和其他滑手的赞助商。「当下我还在努力地收集他们的素材,这样的身份也开始让我考虑,我能够为自己的赞助商带来什么,考虑的问题也会更加全面。」

我问王玓是否想过有一天会像 FLY 那样得到与 Nike 的联名产品,王玓只是很平淡地告诉我,自己从来没有期盼过这样的事情,「一切都顺其自然吧,在品牌方面我其实没有太多的打算,包括什么时候扩展规模,后面的方向,都没有去想。」

「我大部分的心思还是在滑板上,想把年轻的时间多交给滑板。」

写在最后:

王玓是 PTOMD 栏目创立以来我们采访到的第一位职业滑手,与同龄人坐下来探讨发生在身边滑板文化,总会给人带来很多启发。采访结束后,天空又飘起了小雨,在水汽氤氲的上海街头,霓虹灯与过往车辆大灯的折射下,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在高考后那个「疯狂」的夏天,那段因为滑板而杜绝其他交通工具的日子。每个与滑板产生联结的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趁着年纪不大,把时间多交给滑板。

王玓说,

「太阳就挂在天上,为什么不出去滑板呢?」

Interview / VV

Text / VV

Editor / VV

Video / Nike SB

Photo Courtesy of Nike SB

Special Thanks / Nike SB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