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残奥点将台】王晨阳:“无臂飞人”圆梦冬残奥

冬残奥点将台

编者按:

北京第13届冬残奥会已经落下帷幕。在冬残奥会的赛场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奋勇争先,夺得18枚金牌、20枚银牌、23枚铜牌,在金牌榜、奖牌榜居第1位,取得了我国参加冬残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为成功举办北京冬残奥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冬残奥运动员们发扬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全项参赛、勇于超越,自强不息、团结拼搏,奏响了坚韧不屈、乐观进取的生命凯歌,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中国残联融媒体开设“冬残奥点将台”栏目,带您一起走近他们。

今天,“冬残奥点将台”栏目带您走近在本届冬残奥会上获得了1枚金牌、1枚团体银牌的王晨阳,一起来看看吧!

01

视频展示

02

漫画风采

03

人物事迹

在北京冬残奥会上,王晨阳获得残奥越野滑雪男子中距离自由技术(站姿组)金牌、越野滑雪混合接力4×2.5公里银牌。

一起向未来

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

在3月12日进行的北京冬残奥会残奥越野滑雪男子中距离自由技术(站姿组)比赛中,中国选手王晨阳摘得金牌。这是中国队在北京冬残奥会上获得的第15枚金牌。

“今天是我最开心的日子,我的冬残奥之旅圆满了。”赛后接受采访时,这位曾参加过平昌冬残奥会的“无臂飞人”激动地说。

图为中国选手王晨阳获得金牌(中),法国选手邦雅曼·达维耶获得银牌(左),中国选手蔡佳云获得铜牌(右)。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今年20岁的王晨阳来自河北石家庄,11岁时因意外触电失去双臂。2015年冬天,读初中的他在当地残联推荐下,入选刚成立的河北省残疾人越野滑雪队,成为该省最早的一批残疾人越野滑雪运动员。

越野滑雪堪称“雪上马拉松”,极其考验运动员的体力和耐力。因为没有双臂,如何保持平衡成了王晨阳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

“我是一个要强的人,身体残疾了,心理就一定要强大,能够承受别人承受不了的事情。”王晨阳说,平时训练他都尽量做到第一个开始冲刺,而无数次摔倒是最初训练的常态。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懈努力,王晨阳在2016年全国残疾人越野滑雪锦标赛中取得3枚宝贵的铜牌,并3次参加越野滑雪世界杯赛,获得过公开接力比赛第八名。在2017年全国残疾人越野滑雪锦标赛中,他获得两金一铜的优异成绩。

图为王晨阳在比赛中穿越丛林赛道。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2018年,16岁的王晨阳参加平昌冬残奥会,获得第九名。4年后的今天,他站到了北京冬残奥会最高领奖台。他说,4年来不只是运动水平的提升,还有意志力和自强的性格。

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残奥越野滑雪成绩突出。谈及原因,王晨阳说,教练员的引导很重要,同时团队氛围很好,队友之间互相打气。

“11岁刚受伤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未来还能干什么,是滑雪给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王晨阳说,滑雪已成为他人生的一部分。

谈到未来,王晨阳表示,自己会坚持下去,争取参加下一届冬残奥会。

04

项目介绍

视频:点将台-素材来自CCTV-5,剪辑制作新促会王鹏;项目介绍-新华社

漫画: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联合山东世博华创动漫传媒有限公司出品

文字:综合中新社等

原标题:《【冬残奥点将台】王晨阳:“无臂飞人”圆梦冬残奥》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