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港队东京奥运剑击金牌得主张家朗。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天发表2021年施政报告,当中谈及体育发展,包括增拨资源扩大“退役运动员转型计划”、加快完成香港体育学院新设施大楼的兴建、与香港赛马会共斥资三亿元作为体育科研、运动医学的基金,务求在完善配套、加强资源投放下,为推动香港体育发展、为办好2025年全运会做好准备。\大公报记者 梁润森、张锐
增设专业风帆训练设施
整合黄竹坑运动场配套
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中表示,中国香港代表队在东京奥运会表现卓越,取得香港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全港市民都引以为傲。而香港运动员在残疾人奥运会的赛事中亦是全力以赴,成绩有目共睹,令人鼓舞。香港运动员的成功并非偶然,除了他们自身的努力和各方的支持外,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资源投入也是不可或缺。
冀体院新大楼2024年竣工
为进一步支持精英体育发展,林郑月娥再提及早前已公布的体育政策,如加快兴建体院的新设施大楼,在立法会拨款的配合下,可争取在2024年中完成工程。政府亦会与“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共同斥资设立3亿元的特别资助计划,透过运动科学及运动医学研究提升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中的竞争力。
此外,政府会继续为退役运动员(包括残疾运动员)提供支援。在2018年推出的“退役运动员转型计划”,在本年度就有超过70名退役运动员参加,并受聘于合资格学校和体育机构,以协助推广体育和发掘具潜质运动员,政府将增拨资源扩展计划,目标是在五年内将参与计划的退役运动员人数增加一倍,为运动员退役后提供更多转型机会。
做好2025年全运筹备工作
与此同时,政府会研究进一步推展本港体育事业,在精英化、盛事化和普及化以外,向更专业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启德体育园在2023年落成,以及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将可缔造更多体育相关的多元机遇,为青年人以至为退役运动员提供就业和发展机会。此外,政府正进行公开招标,邀请私营机构在已复修的石澳石矿场设计、建造和营运一个供市民大众享用的水上运动中心,当中包括为体院提供专属滑浪风帆精英运动的训练设施,预计明年首季批出合约,让水上运动中心约于五年内全面投入运作。另一方面,政府正研究重建及整合黄竹坑现有运动场、体育中心、游乐场及游泳池设施的技术可行性,以“一地多用”模式善用现有土地和为市民提供更好服务。
特首在施政报告中,也提到在加强体育配套设施和优化体育政策,推动香港体育长远发展之下,香港将全力以赴,与中央有关部委、广东省及澳门特区政府紧密合作,在2025年筹备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全国运动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